第51章 新专辑-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》
第(2/3)页
价格也越来越便宜。
眼下一台手机已经不要一万多,也不要七八千,四五千,两三千就能买一台还不错的手机。
再便宜一点,一千多的也有。
1-2千的手机也是市场上最主力,最畅销的机型,手机的大规模普及,进一步推动了彩铃业务的发展。
2005年1月13号。
又一家主营业务是彩铃的公司【华友世纪】成功赴美上市,由此可见,资本市场有多看好彩铃业务。
这踏马就是唱片行业的救命稻草啊!
冲!
给我冲!
不过。
也有一部分唱片行业内部的人对彩铃不太感冒,有些歌手甚至拒绝把自己的歌传到彩铃平台。
太毁歌了!
彩铃歌曲的逻辑和唱片时代的歌曲完全不一样。
它要的是抓耳!
它要的是一段旋律,一个片段,创作彩铃神曲的套路跟日后的短视频有点相似。
或者说,后者是前者的plus版本。
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。
只要高潮部分够抓耳,够洗脑,单曲本身就能火。
人都有惰性。
既然只要做十几秒的高潮,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精华片段,歌曲的其他部分只要重复再重复。
变个调,或者套个万能和弦,多省功夫?
后世的短视频时代,标准更加的极端。
十五秒?
十秒?
五秒?
不!
只有三秒,乃至一秒。
不够抓人?
直接划过,换一批!
而专辑、歌曲的逻辑和彩铃、短视频截然不同,即便是概念专辑稀少的当下,各种编曲、编配、混音等等技巧,都要花费大量的心思。
大量的巧思。
慢工出细活。
如果要出一张概念专辑,耗时更久,花费的精力更多。
李杰现在做的专辑在‘外人’看来,那就是吃力不讨好,都什么年代了,还在发传统专辑?
“我已经六岁,走在田野里,一个不小心扑倒在水里,该怎么办,弄脏了新衣,弄坏了玩具,爸爸会生气,妈妈会着急,该怎么办,
站在春风里,大声哭泣,该怎么办……”
录音棚内,听着音响里传出的人声,老歌和小柯,以及旁边的李戒都在那不住点头。
这声音控制力。
牛逼!
一点都不干。
这还是开录的第一遍,几百万的音响都听不出什么瑕疵,单凭这气息控制能力,‘卡子’就不像一个摇滚歌手。
太强,强的可怕,比吃了CD还猛。
都不怎么要缩混。
人家自带混响,感情还特别充沛。
这唱功,唱摇滚浪费了,应该唱流行,唱R&B,不过,他们也只是想想。
如果李杰真跑去唱流行、唱R&B,最不能接受的,恐怕还是他们几个。
那种感觉就像是祖师爷叛变。
对于一些歌迷来说,更是信仰的崩塌。
所以说,第一印象特别重要,在大部分歌迷眼中,李杰是一个摇滚歌手,如果跨界去流行。
很多歌迷都会脱粉。
“没找到工作钱花得差不多。
该怎么办。
十字路口人往往返返该怎么办……”
听着这一段,李戒没有多大的反应,从小到大,他基本就没怎么吃过苦。
老歌也差不多,七八十年代就能接触摇滚、玩摇滚的人,能吃什么苦?
最大苦估计就是父亲的皮带。
小柯削微有那么一点点感触,这点感触不是感同身受,他是燕京本地人,文艺家庭出身,能吃什么苦?
那点感触纯粹是共情。
虽然他们都没有吃过什么苦,但歌词里、歌声里的无助,却实实在在的传到他们心底。
不一样。
这张专辑‘卡子’用的发声方式不一样,那种压抑,没有爆发出来,却胜似爆发。
这首《大梦》是瓦依那乐队23年发行的单曲,它的歌曲架构跟《7 Years》有点类似。
都是以时间为单位。
四分钟讲述一生,七岁、十一岁、二十岁、三十岁、六十岁……
这首歌是丹麦流行乐团Lukas Graham发行于15年的单曲,它是2016年全球第七畅销的单曲。
油管播放量超14亿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