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3:果然如此-《从侯门庶子到状元郎,我权倾天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兵部侍郎署。

    于长卿看着那把双管手铳稀罕不已,语调跟三爷一样,直呼可惜。

    “于大人,这种火器只适合官员和护卫装备,军队作战用处不大,打仗用三爷造的火器就足够用,不知兵部往南疆送了多少火器?”

    于长卿为官多年,一听柳毅凡问,就知道他啥意思了。

    “三少是想知道,火器装备了哪支部队吧?第一批火器没给镇南军,给了李大人带的黑旗军,目前镇南军已经撤至二线,镇南关由黑旗军拱卫。”

    柳毅凡眉梢一挑:“听大人这意思,我父快回京了?”

    于长卿摇摇头:“回京暂时不会,侯爷现在还没苏醒,不宜长途跋涉,将镇南军撤至二线,就是怕南军将领压不住火贸然出战,毕竟侯爷中毒,南越嫌疑最大。”

    柳毅凡点点头:“朝廷担忧有道理,镇南军是我父一手经办,部将跟他多年,如今我父生死未卜,换个主将未必能够压住,撤回来打乱编制,更有利于兵部指挥。”

    于长卿笑了:“三少多虑了,朝廷不会动镇南军根本,毕竟侯爷打造镇南军,付出了太多心血和银子,说句不好听的,假若侯爷不在,镇南军也会交给下一位司南伯统御。”

    于长卿说此话的时候,眼睛一直看着柳毅凡,不过柳毅凡面色平静,就像这事跟自己无关一样。

    三爷都一脸诧异。

    “毅凡,怎么提到镇南军你一点儿都不激动?那可相当于侯府私军,你不动心?”

    柳毅凡苦笑了一下:“我不动心或许能活得长久,五千镇南军虽为南诏精锐,但毕竟兵微将寡,若爵位落到我那两个哥哥手里,镇南军还不如打乱重分,他们两个无一是帅才。

    我若想活下去,不如另辟蹊径,靠自己在金陵站住脚,爵位归崔氏,但司南伯从此不掌军权,或许这才是朝廷最希望看到的。”

    “毅凡你想多了,司南伯是南诏之剑,收回侯府兵权无异于自断手臂,其实我跟李源李大人都看好你,你虽然不是武将却精于谋略,文采又出众,儒将其实更可怕,就像三国里的诸葛卧龙。”

    柳毅凡忙摆手:“于大人莫开玩笑,我才十七岁,如何敢比诸葛武侯?至于说精于谋略就更让我汗颜了,我处处小心皆为保命,懂何谋略?”
    第(1/3)页